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胡云腾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2-09-17

  2022年9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教授应邀在博文楼模拟法庭为政法学院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案例法治与案例法学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政法学院院长王飞跃主持政法学院两百余名师生以及地方法院法官、律师参与此次讲座

    胡云腾教授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庭庭长,主持审理纠正河北聂树斌案等重大影响案件。胡云腾教授学术成果丰硕,曾作为首席专家主持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宪法学》修订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


讲座伊始,王飞跃院长表达了对胡云腾教授到来的热切欢迎及对本场讲座的殷切期待。在热烈掌声中,讲座正式开始。胡云腾教授以指导性案例为重点开启本场讲座。他通过三个问题的设问与回答生动地阐释了本场讲座的意义——建设法治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案例;为什么古今中外搞法治普遍重视判例;法科生为什么要重视案例的学习与研究。他提到,当良法转化为良案,才会更加具有现实性,法治建设才会更上一层楼,法科生要学好法律,就要实现由读书到读律再到读案的成长。


胡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充分肯定案例对于法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著名论断,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案例工作的论述,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将规则法制转变为案例法治,将教义法学转变为案例法学。

接着,胡云腾教授从“案例的概念和种类”、“司法案例的种类和效力位阶”、“案例的功能、作用和意义”、“案例的多元价值”、“案例是记载法治进步的信使、里程碑”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案例对于当代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案例是法治生态系统的运行成果,是法治建设的一公里或“临门一脚”,案例是法律制度进步的信使。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信心,最终来源于对案例的信心。法科学生要读书、读律、读案,方能把握法治和法学的真谛。


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胡教授就“案例是否能上升到立法层面”、“死刑存废”等理论探讨以及“虚假诉讼”等实践热点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王飞跃院长以“新”、“重”、“范”三字高度评价了本场讲座,并希望在场观众能从本场讲座中汲取营养,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智慧、有健康、有力量的法律人。